
俗话说山有魁梧之美,水有灵动之秀,那么山与海交汇的景色又是如何呢?在东汉时期,军事家、大诗人曹操就曾写道: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”而这样的美景在2013年发行的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银币的1公斤银币身上就能看到。
普陀山是观音道场,素有“银普陀”之称。与山西五台山、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华山并成为佛教四大名山。作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,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中,形似苍龙卧海,面积有13平方公里,看起来如诗如画,山水飘渺之间尽显颜色之俏。
看到1公斤银币,其背面下方,是汹涌澎湃的浪头,仿佛是拍打着岸边的礁石,正是“东临碣石”之情景,让欣赏者感受到身临其境。
眺望远处,礁石山岛或高或低,或平滑或陡峭,只见近处的礁石平整,就如苍龙之尾;远处的群山高耸,山石在淡色素笔的勾勒之中,重重叠叠,正是苍龙之头。而普陀山在浩瀚的海水拥抱之下,雄伟之中又不失秀雅之气,又如《观山石》中的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”
有山水,自然少不了树木。在这枚1公斤银币的币面之上,普陀山就如采用写意国画手法来描绘。在山水之上,一点一划,充满了生命力,写照了“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”这样的情景。
而在普陀山脚下,山石延伸之处,有一座佛像站立在水滨,就是南海观音立像。他身处云雾中,姿态优美,仿佛是苍龙之眼,带出了普陀山的祥和之气,不愧为“人间第一清净地”。
普陀山身处海天之间,以神奇、神圣、神秘驰誉中外。山上寺院林立,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、88庵、128茅蓬,4000余僧侣,可见其作为佛教圣地的鼎盛。这枚银币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到金银币雕刻艺术中,刻勒出了这幅海天佛国图之妙。







